活动简介

为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提升学术水平、繁荣学术交流生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于2025年初发起设立了"CSAE行知学院-青年学术前沿论坛"。这是一个主要面向汽车工程及相关技术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线上学术交流社区,旨在为青年人搭建一个可以自主策划论坛、自主邀请嘉宾、自由交流学术思想、探索自我成长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计划在2025年度总共开展30-50场"青年学术前沿论坛",并为每场论坛提供1万元经费资助。欢迎广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会员积极申报!

论坛月历

论坛动态

暂无论坛动态

2025年9月论坛列表
CSAE行知学院 - 青年学术前沿论坛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

2025/9/14, 9:00-12:00, 星期五
线上会议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增长的核心挑战。多物理场多因素耦合引发的安全隐患亟待系统性解决方案。本论坛聚焦动力锂电池安全行为多物理场测试与模拟、动力锂电池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估等关键议题,旨在突破安全技术瓶颈,推动电池系统可靠性升级,为产业安全规范提供理论支撑。本次论坛的研讨将促进材料、工程及数据科学跨学科协同创新,构建多物理场多尺度安全评估体系,加速高精度仿真模型与智能监测技术落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议题

动力锂电池安全行为多物理场测试与模拟
动力锂电池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估

汽车轻量化仿生与智能设计论坛

2025/9/24, 14:00-17:00,周三
线上会议

在低碳生态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技术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通过融合仿生学原理与人工智能算法,突破传统设计边界,构建高效环保的智能新范式。青年学者作为科研主力,亟需搭建跨学科产学研平台,推动仿生学与机器学习的协同创新。通过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破解轻量化技术瓶颈,激发创新思维,孵化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构建智能、低碳的汽车生态体系提供青年智慧与技术支撑。

研讨议题

轻量化仿生设计
轻量化智能设计

数智护航生命:汽车安全测评体系变革

2025/9/25, 14:00-17:00,周四
线上会议

以整车碰撞与台车试验为主的传统测评体系正面临三重挑战:其一,物理验证手段难以覆盖真实交通事故中复杂多变的场景;其二,标准化假人难以准确反映不同性别、年龄群体的生物力学差异;其三,静态防护设计已难以适应动态交通环境的快速演变。安全测评技术正经历从“物理验证”向“虚实融合”的转型。同时,AI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虚拟仿真的效率,因此,构建“数智”测评体系及平台成为了汽车安全测评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次论坛将聚焦当前交通事故现状,并围绕汽车安全测评在工况覆盖全面性与人群防护平等性方面的挑战展开讨论。议题涵盖虚拟测评技术演进、数字化人体模型应用以及 AI 技术在安全测评中的深度融合,旨在构建以 “人体特征全覆盖—事故场景全映射—安全防护全时域” 为核心的数智化汽车安全防护网络,为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筑牢生命防线。

研讨议题

当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现状与挑战?
汽车安全测评如何覆盖更多事故场景和保护更多体征人群?
汽车安全测评如何实现由先进ATD向高生物逼真度HBM转换?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虚拟仿真测试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底盘新认识——交叉融合与前沿探索

2025/09/28,09:00-12:00,星期日
线上会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的突破性进展,其在汽车底盘领域的深度渗透正重塑车辆动力学控制、主动安全与智能驾驶的技术范式。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底盘新认识”为主题,汇聚汽车工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底盘在理论创新、技术融合与工程落地中的关键挑战与发展机遇。论坛将围绕底盘动力学控制、自主决策优化、AI算法部署等核心议题,深入分析智能底盘在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架构下的前沿进展,并探讨深度强化学习等先进方法在底盘控制中的实际应用与瓶颈问题。本论坛旨在促进跨学科交流,推动智能底盘技术的理论突破与产业转化,为未来智能驾驶与汽车电子架构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研讨议题

汽车底盘发展的技术探索与未来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底盘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创新案例
智能底盘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挑战与发展机遇
2025年8月论坛列表
CSAE行知学院 - 青年学术前沿论坛

面向下阶段标准的刹车颗粒物研究:机遇与挑战

2025/8/10,18:30-21:00,星期日
线上会议

下阶段排放法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引入“刹车颗粒物”排放限值,这对学界与行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现阶段对刹车颗粒物的排放因子、生成过程、减排措施的认识依然不足。在此背景下拟组织本次论坛,从法规政策、生成机理、量化方法、减排路径、环境影响及减排路径等角度开展跨学科研讨,分析现阶段刹车颗粒物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探讨刹车颗粒物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潜在的刹车颗粒物减排措施,为刹车颗粒物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研讨议题

刹车颗粒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下阶段法规对刹车颗粒物的要求
刹车颗粒物的潜在减排路径

AI赋能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研发制造、一次生命到二次生命

2025/8/29, 9:00-12:30, 星期五
线上会议

交通电动化和能源存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如何通过AI打通电池从研发制造、一次生命应用到二次生命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坛围绕电池数据的稀缺性、异质性,探讨新型电池早期质量控制、退役电池残余价值评估、和模型自适应更新等前沿方向,分享AI方法在提升电池管理智能化与可持续性方面的最新进展。预期促进跨学科交流,激发新思路,加速电池全生命周期高效利用与相关新技术突破。

研讨议题

新型原型电池的早期质量控制与性能预测
电动汽车电池的健康状态在线评估与预警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的残余价值评估与再利用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数量、质量与权限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通用评价标准

汽车智能座舱声学体验创新技术青年论坛

2025/8/30, 14:00-17:00, 星期六
线上会议

随着汽车“新四化”发展,智能座舱作为“第三生活空间”核心载体,在声音管理领域迎来变革。主动降噪、沉浸式音效等技术与用户体验、功能安全的融合创新,成为汽车智能化升级关键。 论坛聚焦算法优化、场景化设计等前沿方向,搭建青年学者交流平台,破解噪声控制、声场重构等技术难题,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旨在凝聚智能座舱声学技术发展共识,促进青年创新成果产出,为构建智能座舱声学生态体系注入青年智慧与技术动能。

研讨议题

智能座舱声学体验技术应用讨论(包含但不限于ANC主动降噪,ASD主动发声,PSZ独立声学空间等前沿智能座舱声学技术)
汽车智能座舱声学体验创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7月论坛列表
CSAE行知学院 - 青年学术前沿论坛

自动驾驶的下半场: 如何实现99.99%可靠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2025/07/05,09:00-17:00,星期六
线上会议

“自动驾驶下半场:突破与协同”青年精尖论坛聚焦自动驾驶迈向量产落地“最后 10 %”的关键挑战。论坛将以清华大学线下会场联动、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汇聚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顶尖院校、与理想、滴滴、小米等行业领军企业的青年技术领军人才参与讨论,深入探讨 VLA 架构、生成式世界模型、大规模强化学习、安全性验证等前沿议题,并展望学术-产业协同的新范式。 论坛设置 8 场主旨报告、圆桌讨论及青年博士生 Poster 展示环节,旨在促进跨学科洞见交流,推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建。

研讨议题

什么是自动驾驶下半场所需要的基础模型结构与Scaling Law?
如何解决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可解释性与场景泛化难题?
如何突破和证明智驾系统的99.99 %安全性?
面向长尾场景安全的智能驾驶数据集与算法

智能车辆测试场景设计与控制策略优化的融合发展

2025/07/06,19:00-21:00,星期日
线上会议

随着车辆智能化水平迭代加速,测试场景复杂度剧增,传统独立开发模式面临场景覆盖不足、控制策略泛化性差等瓶颈,亟需构建场景设计与控制优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本论坛聚焦测试场景生成、控制算法能力泛化、混合交通调控核心议题,探索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融合路径。本次论坛将促进跨领域协同创新对话,激发测试场景生成与控制策略优化的方法融合,促进开放协作的研发生态。

研讨议题

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场景设计
具有泛化性的高效控制策略优化
测试场景生成与控制策略优化的融合

如何平衡汽车新技术产品迭代的需要与乘员安全防护的诉求

2025/07/15,14:00-17:00,星期二
线上会议

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技术革新提升了驾乘体验,但部分新技术、新产品对乘员碰撞安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未来智能座舱座椅等新产品带来的多样化坐姿将引起新型致伤风险;车辆主动安全等新技术采取动态避险策略产生乘员离位导致的约束系统匹配关系被破坏。本次论坛聚焦未来碰撞事故中可能存在的新姿态、新运动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面向学术界与产业界讨论当前车辆安全防护策略的应对方法,进一步就相关的汽车安全测试评价方法研究达成共识,切实平衡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下的技术迭代需求与乘员安全诉求。

研讨议题

智能驾驶趋势下乘员非标坐姿的安全隐患在哪里?
如何构建面向未来驾乘场景的安全防护框架与标准?
车辆紧急避碰策略对乘员安全防护系统的效能影响?
如何构建车辆主动与被动安全系统的协同防护策略与标准?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2025/07/19,14:00-16:00,星期六
线上会议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焦点。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切实提升电池系统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促进交流与合作,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创新思路,开展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技术的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论坛将围绕锂离子电池状态估计、故障诊断及安全等专业议题,深度探讨并解析锂离子电池安全管理发展现状及其瓶颈问题,以促进电池管理及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讨议题

如何突破锂离子电池高精度状态估计的困境?
如何解决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与早期预警难题?
如何破解电池安全防护的难题?
AI如何赋能新一代电池安全管理系统?